教学工作的资源分享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报告(2018 ) )。

教育教务系统

教育教务系统

hangzhouvocationalinstituteofengineering大学有应对社会需求的能力自我评估报告(2018 )。二一八年九月

大学应对社会需求的能力自我评价报告2目录

一、学校基本情况.. 3二、办学基础能力.... 4三、“双师”队伍建设. 7四、专业人才培养... 8五.学生发展... 10六.社会服务能力.. 13七.目标和愿景... 16大学应对社会需求的能力自我评价报告3

一.学校基本情况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58年,位于常州科教城,占地面积1119.86亩,建成建筑面积为36.05万平方米。 学院有8个二级学院,44个专业,为化工、制药、检验检测所认定证、汽车、新材料、特种设备制造、建筑、装饰、健康服务等行业培养紧缺型人才。2017年全日制在校生11000多人,成人学历教育及自考学生5000多人。 学校现有的教职工656人,其中专任教师472人,副高及以上174人,博士65人(含18人),生育业(特任)教授、省级劳模、技术)管理)专家34人,“双师型”教师402人,双师86.45%的比例。 拥有省级教学名师、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省“333”和“青蓝工”程”等各类人才49人,拥有省级优秀教育团队4支,省级科技创新团队2支。 拥有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各级培训鉴定基地、职业工种90多个,鉴定工种40多个,年社会培训2万人次,鉴定6000人次。

学校坚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继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全面深化课程改革,增加深度优化教育标准,系统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素质基础、能力核心、工学结合”的人才能培养模式。 已建成国家级重点建设专业2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群4个,省级品牌专业行业2个,省级高水平骨干专业5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中央财政支持高等教育基地1个个,省级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2个,省大学生创新教育实验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创建创业示范基地1个,累计获得国家教育成果奖4项,省级教育成果奖9项。 学校积极支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个,省级技术转移中心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1个,市级工程技术中心4个,“四技”服务年收款经费稳定4000万元左右。 连续两年进入江苏大学人才竞争力前十,连续两年获得全国冠军大学的服务贡献了50多个。 江苏省教育厅公布的近三年江苏省高等学校技术市场据交易情况统计,学院“四技服务”交易额连续三年位居全省同类高校之首。学校由中石化、上海城建、德国朗盛、美国宝洁; 与g等世界500强企业长期开展就业合作是的,目前稳定的优质就业基地有500多个。 近5年招生计划完成率、新生报到率、对口录取分数线等多项指标位居全省前列。 就业率、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就业现状满意度等指标均居省内同类高校前列,其中应用化工技术、精细化工技术手术、建筑工程技术、体育服务和管理等10多个专业的工资超过5000元。大学应对社会需求的能力自我评价报告4

二.办学基础能力

1 .学生人均财政拨款水平、学生人均教育和补助、行政事务用房面积现状说明:近三年来,江苏省财政对高校的资助逐年增加,学校办学规模和水平的

不断扩大、提高,办学经费从2015年的23904.74万元增加到2017年的27338.84万元,增长幅度达到14.37%,为学校这几年的稳步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财力保障。2015年,学校办学经费23904.74万元,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拨款”15125.71万元(含“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资助”14586.24万元、“教育费附加”350万元,“校办产业用于教育支出”65.41万元及“其他为国家财政性资助教育经费”124.06万元)、“社会捐赠”556万元、“办学事业收入”6904.08万元(含杂费收入“5447.23万元”,“其他收入”1318.95万元。2016年,学院实现办学经费27211.99万元,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拨款”16143.23万元(含“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资助”15414.61万元、“教育费附加”270万元,“校办产业用于教育支出”458.62万元,“社会捐赠”142.86万元工作收入8206.98万元(其中杂费收入5575.06万元),其他收入2718.92万元。2017年,学院实现办学经费27338.84万元,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拨款”17176.83万元(含“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资助”16657万元、“教育费附加”268.82万元,“校办产业用于教育支出”251.01万元,“社会捐赠”182.94万元,“办学事业收入”9248.62 万元(其中“学杂费收入”6427.67 万元),“其他收入”730.45 万元。近三年来,随着江苏省财政对高职院校的拨款逐年增加,学院办学经费不断增长,2016 年办学经费 27211.99 万元,比 2015 年增长 3307.25 万元,增加率 13.84%;2017年办学经费 27338.84 万元,比 2016 年增长 126.85 万元,增长率 0.47%。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由 2015 年的 15125.71 万元增长到 2017 年的 17176.83 万元;事业收入由2015 年的 6904.08 万元增长到 2017 年的 9248.62 万元;两项收入均实现了逐年增加、稳步发展的趋势。

2015 年学院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 15125.71 万元,在校学生人数 10241 人,生均财政拨款额 14769.8 元;2016 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 16143.23 万元,在校学生人数 10624 高职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自评报告5

人,生均财政拨款额 15195.1 元;2017 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 17176.83 万元,在校人数 11000 人,生均财政拨款额 15615.3 元。近三年来,学院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在校学生人数、生均财政拨款额均逐年稳步增长。学院教育事业的发展稳步提升,办学经费得到有力保障。

学校占地面积 746575.7 平方米,教学科研及辅助、行政办公用房面积 183241.72 平方米,生均 16.66 平方米,满足《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 中对高职工科院校生均教学行政用房 16 平方米的要求。2.信息化教学条件 现状描述:

学校不断加强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建设覆盖学院日常运行各个环节的高速有线、无线网络及各种智能信息终端,建立电子身份及统一认证系统,构建课堂教学、教师教研、学生学习、教学管理和评价、家校沟通、学院安全管理一体化、智能化的校园信息化基础环境。接入互联网出口宽带 3300Mbps, 校园网主干最大宽带 10000Mbps, 拥有教学用终端计算机 3638 台,网络信息点数 16733 个,数字资源总量 722GB,上网课程 281 门,各类云桌面应用数量 800 台,实现了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学校建成统一校本数据中心、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统一信息门户,统一工作流引擎平台、统一消息平台、一站式网上事务大厅、一体化的教学云平台、诊改大数据平台、移动信息门户平台、智慧党建平台、全业务系统平台等,覆盖学校教学、科研、学工、管理、生活服务的各个方面,除了建设教务、财务、人事、学工、资产、后勤、招生、就业、图书、邮件、门禁、一卡通等各业务的信息化系统外,结合学校精细化管理需要自主建设开发 OA 办公、行政值班、顶岗实习、智慧党建、问卷测评综合服务等业务系统,实现学校管理、教学、生活、党建、决策支持、诊改各项工作的全面信息化,充分发挥好信息化对学院各项工作的服务和保障作用。存在不足:

(1)目前信息化平台上线系统太多,新系统的稳定性以及后期运行维护还需进一步加强。(2)微信浏览器模式,浏览器的兼容性问题,带来的用户体验不够好,还需进一步完善。 高职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自评报告6

未来举措:

(1)十三五期间,加强信息化专业队伍建设,邀请专家形成信息化规划咨询队伍,外引内培,打造专业的开发团队和运维保障团队,为信息系统平稳运行提供保障。(2)逐步推进专用移动端 APP 的开发,解决在微信浏览器模式相较于独立的 APP来说用户体验差的问题,后期会统筹考虑学校整体应用顶层设计超级 APP 架构。(3)后期统筹考虑不同时期开发的业务系统对浏览器兼容性的问题,重新开发新系统代替老系统或者是通过现有平台进行功能迁移解决浏览器的问题,提升用户体验。3.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生均校内实践教学工位数 现状描述:

学院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工作,着力提升实训装备条件、实训教学功能和育人文化环境,适应产业转型升级、产业技术升级、培养规格升级和装备升级要求,体现现代化、信息化、国际化和人文化,引入先进主流装备,创建一流实践条件,服务师生发展。2015-2017 年立项建设经费累计 8600 万元,2017 年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 19291.70万元,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 15593.54 元,校内实践教学总工位数 9058 个,远远超过《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中对高职工科院校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 4000 元的要求。存在不足:

校内各专业群的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水平还存在差距,实践教学信息化管理手段和水平有待提升。未来举措:

(1)对接学院四大优势特色专业群,加快建设一批高水平、高效益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实现政行企校文化互融、人员互聘、体系共建、资源共享,协同开展实训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信息化资源建设,服务学生核心能力培养,支持教师科研与技术服务,支撑学生创新创业。(2)以实训建设项目为载体,扶持四个重点专业群以外的符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专业实训中心和实训室建设。

4.企业提供的校内实践教学设备值 现状描述:

学院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工作,近年来与 SGS、上海城建集团、无锡汉神 高职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自评报告7

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合作,建设了“化学检验与检测、智能焊接、地下工程中心”等一批产教融合实训基地,2017 年企业提供的校内实践教学设备值累计达 4372.55 万元。存在不足: 虽然目前企业提供的校内实践教学设备值较高,但专业分布不均衡,在企业投入的可持续性方面困难和压力较大。

未来举措:

依托检验检测认证、新材料新医药、特种装备智能制造和现代建筑工程技术四大优势特色专业群建设,深化政、行、企、校合作,按“共建、共享、共育”理念,建设一批集“产、学、研、创”功能于一体的实训基地。三、“双师”队伍建设

1.生师比与“双师”队伍建设 现状描述 :

截止 2017 年底,学院现有教职工总数 656 人,专任教师 472 人,聘请校外兼职教师 322 人(按 0.5 个专任教师折算),折合专任教师数 633 人,全日制在校生人数 10896,专任教师(折合数)生师比 17.96:1。截止 2017 年底,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 403 人,占专任教师比例 85.4%。专业课教师 344 人,其中双师型教师 315 人,双师型教师占专任专业课教师比例 91.57%。存在不足:

(1)从宏观上看,学校专任教师师生比基本符合《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生师比 18:1 的要求。从微观上看,仍存在师资队伍结构及发展不均衡的情况,个别专业如酒店管理、体育保健与康复等专业教师配比不足。(2)专业课教师中双师型教师比例未达 100%,仍有 9%比例教师不具备双师素质。

职业院校

职业院校

(1)以教学诊断改进工作为契机,完善教师自我发展平台。根据学院“十三五”师资发展规划和教师个人发展规划,制定教师精准培养计划,实施教师个性化培养模式。加大教师境外研修、信息化素养等高素质双师培训力度,大幅度提升教师的国际化视野和信息化应用能力水平。(2)加强双师队伍的建设力度,完善教师企业实践、教师企业工作站制度,落实 高职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自评报告

8

“一人一企一师”计划,加大教师企业实践考核力度,大力提升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依托产教融合、技能创新等平台,加大兼职教师、产业教授、能工巧匠等企业优秀人才引聘力度,通过内培外引,形成一支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双师队伍。四、 专业人才培养 1.课程开设结构分析 现状描述:

学校深化项目化课程教学和信息化课堂教学改革,自主开发工程云平台,在注重学生理论知识传授的基础上,创设企业真实情境,借助云平台教学载体及多种信息化手段,提倡“做学教”一体化,实践教学环节课时数不断增加。2016-2017 学年学校共开设课程 934 门,其中“纯理论课”(A 类)课程 238 门,占 25.5%,“理实一体化课程”(B 类)课程 491 门,占 52.6%,“纯实践课”(C 类)课程 240 门,占 25.7%。开设课程总课时数为 136374 学时,其中 A 类课程总学时为 31346 学时,占 23%,B 类课程总学时为61448 学时,占 45%,C 类课程总学时为 43580 学时,占 32%,“B 类课程+C 类课程”学时数占比达 77%,实践教学课时数远远超出教育部要求的 50%。存在不足:

目前学院选修课课时占总学时的 28%左右,总体上比例还可进一步提高,尤其在选课师资队伍和课程建设方面存在不足,目前还不能完全满足学生个性化成长的需求。未来举措:

(1)“十三五”期间学院将以通识选修平台课程、专业拓展选修平台课程建设为抓手,逐步扩大选修课程门数,不断拓宽选修覆盖面,选修课比例将扩大至 35%;(2)逐步推进学分制改革,逐步完善校内学分积累与兑换制度,尝试构建校际学分互换制度,满足学生多途径成长的需要;(3)在课程内容中引入国际标准、企业标准以及企业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实现高职教育“五个对接”,进一步提升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2.年生均校外实训基地实习时间

现状描述:

学院秉承“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职业教育理念,不断探索“订单式”培养、 现代学徒制项目试点,积极拓展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年生均校外 高职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自评报告9

实训基地实习时间为 198.08 人时。存在不足:

学校各专业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发展不均衡,建设水平和内涵有待向紧密合作型和深入合作型提升。未来举措:

(1)“十三五” 期间学校将依托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专项,引导和鼓励各专业积极拓展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2)进一步优化现有的校外实习基地的分类建设标准,采取分类建设、分级资助的措施,推动基地内涵建设水平不断上升。以省品牌专业、省高水平骨干专业、院重点专业为重点,鼓励多建设紧密合作型、深度合作型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进一步提高生均校外实训基地实习时间。3.企业订单学生所占比例 现状描述:

学校积极与 SGS 等国际知名企业开展“订单”培养,截止到统计时点,企业订单学生占在校生总数比例为 3.49%。存在不足:

企业订单式培养的学生所占比例有待提升,开展订单培养的专业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建工、化工、制药、经管类专业。未来举措:

“十三五” 期间,学院将重点建设 SGS 检验检测认证学院等产业二级学院,同时以品牌(重点)专业、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建设为抓手,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合作,积极推进订单式、现代学徒制等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创新,为社会精准供给具备“现代鲁班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4.年支付企业兼职教师课酬 现状描述:

2015-2017 年学校支付企业兼职教师课酬分别为 21.29、73.43、147.62 万元,上升趋势非常明显,兼职教师所授专业课的课时比例超过 10%,达到 12.4%。存在不足: (1)兼职教师的教学质量良莠不齐,要增强对兼职教师的教学培训和考核; 高职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自评报告

10

(2)高层次的兼职教师、行业企业领军人物聘请数量不足。未来举措:

“十三五”期间,学校将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的搭建作为推进校企协同育人的重要载体,不断优化完善学校《兼职教师管理办法》《高技能人才引进办法》,探索实施柔性引进等方式,积极吸引行业企业领军人物、企业劳模、技术能手参与学校人才的培养。5.专业与当地产业匹配度、专业点学生分布 现状描述:

学校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围绕重点产业(链)和战略型新兴产业进行专业布局的优化与调整,逐步淘汰不适应社会需求专业,积极拓展新专业,截止到统计时点,学校专业点学生分布为 229 人/专业,专业与当地产业匹配度达 100%。存在不足: 专业应对区域产业变化的动态调整不够,部分开设专业与区域重点发展产业集群不完全适配。

未来举措:

“十三五”期间,学校将制定并出台《专业设置与动态调整管理办法》,确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专业设置理念,建立专业诊断制度,规范专业设置与调整管理,确保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匹配,同时专业总数将控制在 35 个左右,以品牌(重点)专业建设为引领,实现专业优势发展、特色发展和集群发展,不断提升专业服务区域的能力。五、学生发展 1.招生计划完成质量 现状描述:

在省内外生源持续下降、高职院校之间生源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学校高度重视招生工作,广泛调研全国生源结构,认真分析提前招生(单独招生)、对口单招、普通高招、注册入学等各类型招生政策给我院带来的影响,及时组织研讨,分析问题,提出对策。同时加强与二级学院、教务处的沟通与联系,科学合理地制定学院招生计划和招生工作总体方案,改进招生宣传方式,较好地完成了招生计划。2017 年计划完成率 96.83%,江苏省文理科分数线列本地区同类院校前列。新生报到率 95.80%,列全省前茅。

高职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自评报告11存在问题:

学院各专业招生计划完成情况不均衡,一志愿填报“冷热”不均,部分专业吸引不够,专业特色不明显;外省招生宣传工作开展不理想。未来举措:

(1)实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项目,进一步推进“3+3”、“3+2”分段培养、“4+0”联合培养等试点项目,抢抓机遇,积极探索招考制度改革;(2)通过与企业开设订单班、定制班,设立全额助学金等方式开展合作,突破传统专业招生难的困境;

(3)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各类招生咨询会以及新闻媒体等广泛开展招生宣传;(4)加强招生宣传团队建设,利用全院资源,科学组建专兼职团队,深入省内外中学、职校进行常态化招生宣传。2.毕业生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 现状描述:

学院按照高职教育“双证书”的要求,引导和鼓励学生实现“一凭多证”,依托政府、行业等主管部门设立常工职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国家建筑材料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站和苏化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技能鉴定站等三个鉴定所(站),鉴定工种覆盖学院大部分招生专业,由于受到国家取消部分职业资格证书政策的影响,毕业生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为 55.66%,但是学校积极鼓励学生考取与专业相关的行业证书,故毕业生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最终达到 100%。存在不足:

由于鉴定所(站)的设立基本都是依托学院建设,考评考务人员基本都是学院教师,实施鉴定的主体也是由二级单位完成,所以教考分离执行力度不强。随着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战略型新兴产业不断涌现,促使新的专业不断萌生,但是职业技能鉴定相对滞后,缺乏配套的职业技能证书,导致部分专业技能证书与专业的匹配度不高。未来举措: (1)随着 2015 版职业大典的颁布,学校将根据国家现有职业技能证书情况,组织和指导各专业合理选择相应的职业技能证书,确保证书与专业的匹配度;(2)逐步推行职业技能鉴定的教考分离,加强过程监控,严把质量关,确保学生职业能力与职业技能等级相匹配。 高职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自评报告12

3.毕业生直接就业率和就业去向 现状描述:

三年来,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就业质量稳步提升,年终就业率始终稳固在98%以上,是江苏省高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单位,多次获得江苏省大学生就业创业知识竞赛优秀组织奖,毕业生精准就业指导与服务案例在全省交流。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权威数据显示,用人单位满意度,我院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平均月收入、校友满意度、就业竞争力等指数连续三届均高于江苏省高职院校平均水平,列省内同类高职院校前列,特别是 2017 届毕业生月收入进入全国高职院校前 50 强。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以职业生涯规划引领、专业核心课程改革、行业合作平台搭建、创新创业典型示范、就业服务体系构建为工作抓手,实现了毕业生的优质就业、满意就业。2015 年至 2017 年,学院毕业生直接就业人数分别为 2971 人、2900 人、2701 人,直接就业率占比维持在 85%以上,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三年来毕业生直接升学数从 292 人升至 385 人,这直接佐证了学院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另一方面也反应了高职生对高层次学历需求越来越旺,呼吁国家逐步打开高职本科教育之门,提升高职教育层次。

近三年,我院毕业生到各类企业就业的比例在 85%以上,其中中小微企业为我院毕业生主要去向。江苏省为我院毕业生就业首选地,其中在苏锡常地区就业人数占比在60%以上,在江苏省常州市就业的人数比例最高,在 30%左右以上。我院毕业生就业比较集中的行业有建筑业、医药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其他制造业、房屋建筑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行业等。

提升教学质量

提升教学质量

(1)我院毕业生就业质量一直在提升,但是与业内领先的大型骨干企业融合度有待提升,与新兴产业对接有待加强。三年来,我院毕业生到世界 500 强企业就业数量不断提高,增长了一倍左右,但是占毕业生总数的比例仍不够高。(2)学院要不断适应新形势,加大高端人才外引内培力度,增强师资力量,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满足骨干企业需求。学院就业部门要加强市场拓展,积极向这些企业推介我院毕业生。另一方面个别国家骨干企业要取消只录用本科生的门槛,不能拒高职生于千里之外。 高职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自评报告13

未来举措:

(1)学院将不断完善就业工作体系,深入推进二级就业指导机制和管理模式,共同完成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

(2)加强就业基地建设,对用人单位实行分类管理,加强与优质就业企业的合作,稳固就业市场。提升就业服务质量,进一步完善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流程,进一步做好就业日常管理和服务工作,实施精准就业帮扶,探索实施互联网+就业工作模式,更好地服务毕业生求职就业和企业招聘工作。(3)培育就业工作品牌,进一步凝练、提升我院就业工作中的特色做法和创新亮点,提升学院社会影响力。

六、社会服务能力

1.政府购买服务到款额 现状描述:

2015~2017 年学校紧跟政府导向,与龙头企业联合举办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承办市中小企业管理研修、中职师资培训、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培训等,持续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3 年累积到账 1655.8 万元。依托学院体育场所、图书馆、民防馆等公共资源,年均免费接待社会访客 3.3 万人次。存在不足: 政策保障和激励效能发挥不够,导致社会服务不充分,各专业社会服务能力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未来举措:

进一步解放思想,促进管理创新,加快制度改革,借助诊改机制建设,建立健全社会培训项目保障和激励机制,激活全院参与政府购买项目研制、开发和参与的热情,持续深化供给侧改革。基于专业群构建社会服务团队,研发与专业建设相互促进的社会服务项目。2.社会服务能力 现状描述:

(1)社会服务创新发展。2017 年,学院大力开展产学研合作,采取按行业、分 高职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自评报告14

专业、小型化、多批次赴园区、企业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实现面对面、点对点对接交流,采取合作开发、委托开发的形式,着力解决企业急需解决的关键、共性技术难题。2017 年“四技”服务到账经费 4200 余万元,项目数 160 项。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技术转移中心顺利通过 2017 年度省科技厅绩效考评工作,2017 年中心申报的技术转移体系项目获市科技局立项,资助经费 15 万元。技术转移泗阳分中心实体化运行,并在孟河镇成立了技术转移分中心。(2)依托焊接特色专业,培养焊接技术专门人才。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是江苏省品牌建设专业、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重点建设专业、江苏省重点专业群核心建设专业、江苏省示范院校重点建设专业;建有省焊接及检测实训基地,江苏省高级技师鉴定机构、江苏省特种设备焊工考试鉴定机构、江苏省特种设备焊工竞赛常州选拔赛和江苏省技能状元大赛常州选拔赛竞赛点;中心已为中天科技集团、南车戚墅堰机车车辆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职业资格培训上百人次。(3) 以“5.18”活动为载体搭建焊接先进技术交流平台。学院联合哈焊所已连续三年共同成功举办“5.18”常州智能焊接技术大会,先后组织 200 多位知名专家参加“5.18”活动。该活动三年均列入中国(常州)“5.18”先进制造技术成果展示洽谈会重大活动之一,邀请省市领导出席会议,增加活动的影响力,同时邀请行业顶级专家出席交流,作专题学术报告,邀请业界知名企业开展先进设备展,为知识、技术、市场等要素间搭建沟通桥梁。

(4) 通过产学研对接活动,推动专业集群对接区域特色产业。以焊接专业核心,整合自动化、汽修、无损检测等专业集群发展,推动焊接教育集团与产业聚集园区对接,先后与汽摩配特色小镇-孟河镇对接,开展专场产学研对接交流活动,在孟河镇筹建技术服务站,镇政府提供办公条件,并对合作项目进行奖励。依托学院新材料、光伏、高分子、自动化等集群专业,与地板特色小镇--横林镇对接,共同打造绿色家具小镇。(5)对接大院大所,服务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协同创新。学院与中科院江苏江苏中科智能科学技术应用研究院、北京机械自动化研究所等单位签约共建智能工程技术产业研究院,投入 500 多万元用于科研设施建设。与机械总院哈焊所合作共建集技术研发、培训于一体的省级智能焊接实训平台。依托共建平台,围绕智能制造领域开展技术服务。(6)运用信息化手段,继续扩大技术服务范围。推进信息平台数据库建设,各项办事流程实现网上运转。目前建有科技成果、技术需求、人才等数据库,收录成果 280 多 高职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自评报告15

项,技术需求 2800 多项,专家库 100 多人。推进技术转移中心网站建设,实现线上交流、线下签约。2016 年以来,网站累计发布 580 条专利信息,发布 100 多条最新科技成果信息,访问量达 10000 多人次;专家数据库整理了近百条专家信息;技术需求数据库更新了 2618 条技术需求信息,访问量达 16383 人次。继续推进区域技术转移交流群建设,与企业拉近合作距离,不仅实现学院与企业的“点对点”对接,更推动的区域间技术协作。(7)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推进资源国际化建设。技术转移中心注重国际创新要素的转移,努力搭建国内国际技术转移桥梁。中心与德国 SES(退休工程师协会)展开磋商,筹建面向中小企业技术咨询服务中心,在焊接、化工、建筑、电子信息方面进行来学院进行短期交流,为双下下一步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8)学院坚持“走出去”,目前已服务江苏海外集团、海润光伏集团、华润集团等企业“一带一路”走出去战略,通过招收缅甸、印尼等国 11 个留学生,做好职业教育技术输出。基本建成“缅中文化交流中心”,依托这一平台在实现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同时,将常州光伏、农机等优势产业向缅甸等东南亚国家转移。存在不足:

(1)教师对教科研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尚不够,开展科学研究的自觉性不强。许多教师的研究仅停留在纯粹的经验总结,缺乏理论的概括、提升和创新的理念;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的积极性与自觉性不够,忽视了教科研成果对于教育教学实践的指导意义;还有的不是以解决教育教学实践所遇到的问题为出发点而确立研究课题,而是搞形式主义,缺乏树立营造良好学术环境的理念。

(2)教科研整体水平不高,发展不均衡。一是高层次的教科研立项、获奖、高水平、高质量教科研成果较少,甚至是空白,教科研成果转化能力亟待提高;二是教科研横向经费来源渠道亟需拓展;三是不同二级学院、不同专业间教科研工作发展不均衡。(3)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能力有待提高。对地方经济建设发展与需求情况的研究不够,主动与地方经济建设接轨和服务地方的认识不到位,服务地方的意识不强;教科研综合实力相对薄弱,基础理论研究多,应用研究内容少;研究中单兵、小股作战多,集体攻关少;低层次研究成果多,重大突破、重大成果少;服务地方的运行与激励机制尚未健全,相关部门和广大教师服务地方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没有得到充分的调动和发挥;没有完善的与地方联系沟通的组织形式和工作制度,因而不能更多 高职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自评报告16

地争取到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学院的关心和支持。未来举措:

学校重点打造常州地区的技术转移服务高地、区域的先进技术对接平台和国际性创新资源链接载体。在发展思路上重点实施“一二三四五发展战略”。一是“一个目标”。二是“两个对接”。与区域创新产业化对接,与区域产业创新化对接。三是“三大步骤”。立足常州,创新发展;服务苏南,协同发展;辐射长三角,跨越发展。四是“四大战略任务”。实现科技服务多样化、功能集成化、转移国际化和资源网络化。

五是“五项保障措施”。完善体制机制、加强政策支持、创新激励机制、实施六大工程和健全评价体系。

在空间布局上构建“一核多极、两网互动、两圈共享”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一核”就是以常州市科技大市场为核心载体打造“常州市技术研发与转移集聚区”,“两网”为苏南中心线上线下互动并行,“两圈”为“国内技术共享圈和长三角技术合作圈”协同创新,共同发展。到 2020 年,学院要实现“五个一”的目标,即链接一流创新资源要素、集成一群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创新一批新型技术交易模式、建立一个公共研发联盟体系、带动一体化创新创业活动。

七、目标与愿景

“十三五”后半期学院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全力做好新时代高职人才培养各项工作。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秉承“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的办学理念,弘扬“服务·责任”的校园核心价值观,坚持“深化改革、提升内涵、特色发展、打造品牌”的工作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途径,以全面提升内部治理能力为保障,立足常州、面向江苏、辐射长三角,把学校建设成为“人才培养质量高、技术技能积累多、服务社会声誉好”的优质高职名 高职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自评报告17

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务实创新、精益求精”具备“现代鲁班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随机看看

NEW ARTICLE

标签

Tag